Wednesday, July 29, 2009

正名?

閑著看中文電視上臺灣新聞,螢幕下面走馬燈打出一則簡訊:某教授認為“閩南語”是”歧視“的稱呼。一時好奇,上網去用“孤狗”探個究竟。原來臺灣某大學教授根據《說文解字》以“閔”是蛇,因此臺灣教育部稱“臺灣話”作“閩南話”是歧視,還有個“反對閩南語歧視稱呼正名聯盟”到教育部前抗議。

中學生都知道“閔”是福建的簡稱,依照這位教授的邏輯,福建人肯定首先要抗議了。四川古代是巴蜀。“巴”字是蛇的象形,“蜀”字原義是飛蛾類的幼蟲。都是蛇蟲鼠螞蟻之屬。現在“蜀”還是四川的簡稱。看來四川人也要抗議正名了。“贛”是江西的簡稱,根據《集韻》,“與戇同,愚也”。全省的人都被叫作笨蛋傻瓜,江西人還能不抗議嗎?山東簡稱“魯”,《說文》“魯,鈍詞也。”《釋文》:“魯,魯鈍也”,看來山東人也聰明不到那裡去。這等“歧視”,不抗議還等什麼?

那位教授不妨順便拿這些依據到大陸上煽風點火,搞得舉國抗議,然後隔岸觀火,不亦樂乎?

Wednesday, July 22, 2009

沉疴:美國的健保

連續幾個星期 Bill Moyers 的訪談節目裡面討論的都是美國健保改革。健保改革本來是 Obama 上臺後致力要做的事,也得到百分之七十以上的美國人支持,但阻撓的力量仍然非常的大。
這些年來,健康保險的問題越來越嚴重,健保費用統計數字讓人怵目驚心。保險費用年年增加,對公司來說是個沉重的負擔。而越來越多個人買不起保險,或者是因為健康理由被保險公司拒諸門外而買不到保險。去年在公司當contractor的一個同事就告訴我她因為曾經服用過安眠藥而被拒保。大概六個人裡面就有一個沒有健保。不少人有病因為沒保險延誤了救治而喪命,還有更多的人因為生病而傾家蕩產。這些事情發生在號稱全世界最富強的國家,真是極大的諷刺!在所有的工業化國家裡,唯獨美國沒有全民健保。(去年PBS 的 Sick Around the World 就有深入的探討)。而美國人均醫療費用遠遠超過其他先進國家。其實十多年前克林頓當政的時候,已經要推行改革,但是那些利益集團的勢力實在太大,最後不了了之。如今雖然形勢有所改變,各界人士多認為改革是不得不為,但是保險公司、大藥廠仍然為了自身利益,不惜花重金透過國會游說千方百計阻止。從諸多“保守派”議員所提出反對健保改革的種種名目理由來看,改革的路還是很艱辛的。“錢能通神”看來不只是發生在古代中國的衙門裡。
面對財雄勢大的利益集團,小市民只有夠團結起來,匯聚力量,才會有希望了。朋友,如果你住在美國,請發出自己的聲音,爭取自己的權益

Tuesday, July 7, 2009

認字

二月底開始用“Flash Card”的方式教晧晧認中文字。起初是在網上看了有關 Glenn Doman 用這個方法教小孩子閱讀後,抱著一試的心理開始的。每天只讓他認大概五分鐘。小孩子的記憶力的確驚人,幾天他就把二十五個字都認起來了。四個多月下來,他認得的字已經在300個左右,簡單的故事書他可以看得懂七八成了。

今晚給他認一些新的字,其中有“許多”。卡一出來,我還沒念,他就讀了出來。”多“字他認識,但”許“我沒教過,他怎麼會的?我問他:“你那裡學的?”他回答說:“我看《光陰的故事》裡面的許太太。”華語電視上正在播這部連續劇,我們大人在看,他也似懂非懂的跟著看。想不到還從字幕上學了字。昨晚也有一個意外發現,他居然把電視上打出廣告詞“養生”念出來給我聽,而“養”字我也沒教過。問他,他說:“我們從圖書館借來的故事書不是有一本《第一次養小狗》嗎?”看來無意中他已經自己學了幾個新字了。